07 入職申請報告-(ZGX)-20080730
來源:白林建筑 | 作者: 點擊量:
2017-09-19
內容導讀:080730ZGX
入職申請
我叫ZGX,是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建筑學專業(yè)08屆畢業(yè)生。在大學五年來,我一直堅持不懈的努力,不斷充實自己和完善自我,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在既專又博的學習目的指導下,系統(tǒng)掌握了所學的專業(yè)知識,學到了適應社會的知識和...
080730ZGX
入職申請
我叫ZGX,是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建筑學專業(yè)08屆畢業(yè)生。在大學五年來,我一直堅持不懈的努力,不斷充實自己和完善自我,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在既專又博的學習目的指導下,系統(tǒng)掌握了所學的專業(yè)知識,學到了適應社會的知識和技能。
天道酬勤是我的信念,自強不息是我的追求。
自入學以來,我時刻告誡自己要不斷的努力,在學好自己書本知識的同時,努力提高自己的動手能力。我一直重視自己的專業(yè)學習,每一學期每一門課程,認真做好筆記,通過自己的努力,我完成了自己的學業(yè),并取得了土木建筑工程學院建筑學大學本科學歷,獲得了學士學位。大學期間,順利通過了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和全國計算機二級考試,各科成績良好,對整個專業(yè)有較系統(tǒng)的認識和理解。
為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在學校接受了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學習與培訓,能熟練操作AutoCAD、天正等專業(yè)軟件,熟悉 PHOTOSHOP 軟件,熟悉 SKETCH UP 軟件,熟悉 LIGHTSCAPE 軟件,熟悉3DS MAX軟件,熟練運用WORD,EXCEL等office辦公軟件等等。課余時間,我還閱讀了許多名人傳記,從偉人的經歷中獲取養(yǎng)分,更進一步地充實自己。我也閱讀了大量的文學作品,提高了自己鑒賞水平。并在這其間,
學習到了為人處世倫理哲學,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
在大學里,首先,我學會了如何做人,其次,我學會了如何去學習,最后,我學到了豐富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學校的培養(yǎng)讓我具備了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化素養(yǎng)。我注意個人品質修養(yǎng),充實自己,鍛煉自己,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己的社會交往能力。與班級同學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我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并利用業(yè)余時間做家教,
利用寒暑假在家鄉(xiāng)小學義務支教。曾在學院學生會擔任體育部部長,成功組織了籃球比賽,培養(yǎng)了自己的組織才能和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能力,強化了自己的團隊合作意識。
在大學里,我一直使自己保持著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這使我能在快樂中學習,我相信付出總有回報,對新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較強 ,大學的學習生活奠定了我扎實的專業(yè)理論,良好的組織能力,團隊協(xié)作精神,務實的工作作風。
真誠熱情是我的為人態(tài)度;踏實嚴謹是我的工作態(tài)度;進取奉獻是我的人生信條。不管工作多么艱辛,只要組織需要,我定會和同仁一道開拓進取。
回首過去,心中無限感慨,展望未來,相信依舊燦爛。學習中的收獲,生活中的點滴,思想上的感悟,讓我久久不能釋懷。五年的學習生活,它是生動的,更是多彩的;它是實踐的,更是財富的。明天的我,吸取教訓,
不讓自己再次陷入過去的生活中。
從開始接觸建筑設計,到真正喜歡上建筑設計,我并沒有改變理想,改變的是設計的態(tài)度和目的。
個人感覺,建筑就是用不同建筑材料圍合而成的,為人民大眾提供服務的人為空間。只不過各建筑之間的藝術表現(xiàn)方式和圍合的空間效果不一樣,還有就是整個環(huán)境的不一樣。這點,誰的環(huán)境好,誰的設計表現(xiàn)的好,誰是真正為了人民大眾設計的,誰才有在這個愈演愈烈的競爭社會中立足,成功。
什么是利益?只有業(yè)主得到了利益,開發(fā)商才有利可圖;只有環(huán)境協(xié)調了,社區(qū)和諧了,開發(fā)商才能成功的立足與蕓蕓設計公司集團之間。
作為一個未來的設計師,不能只為自己的前途事業(yè)著想,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是為了什么才投身與設計行業(yè)的。如果為利,不好意思,那你即將出局。只有以整個社會的和諧,生態(tài)的平衡,人民群眾的健康生活為首任,才能真正稱得上算是個設計師。
人應該向前看,而不應該向錢看。不能強加自己的想法于設計當中,應該是設計中體現(xiàn)自己的想法,但又要符合業(yè)主的想法!
建筑是什么,我像用一個比喻來說明:一張白紙,你對她有什么感覺?當你在上面亂涂亂畫后,你有什么感覺?當經過思考,出現(xiàn)了一個畫面,你有什么感覺? 我覺得建筑的主體,應該是空間,不管你的建筑是什么樣子,她總是以圍合或者說被圍合而成的一個空間。當你身處其中,你才有對其產生反映。然后,會對其作出相應的動作。 同樣是一個方合子,當你是設計人的身份參與的時候,我猜想“你想的應該是:1她有什么用。2她給人的產生的感覺。3人們產生反應后會有什么動作。”而我覺得我如果是設計人我應該做的是:我怎么樣讓這個方盒子存在于那個特定的環(huán)境,其他的一切任憑我之外的人或者說包括我在內的人進行他們的動作。
同樣是一個方盒子,當你是參與者的身份,我猜想“你想的應該是:1她放在那里干嗎?2我可以進去或者我可以接近她嗎?3考慮她對你產生的影響,4你將要作出的動作。”而我覺我會覺得他既然存在那了,就有他的理由,我將試著接近和靠近她,感受他向你輻射的建筑情感。
建筑,需要情感。因為,人是情感動物,人們疲憊了原始時代的殘酷和冷漠。他們需要一個空間來讓其疲憊的身心停留,或者說需要一個場合發(fā)泄內心的想法。
建筑人生經歷了一個摸索建立空間意義和它的表達,從由實體轉向空間,從靜態(tài)空間到流動和連續(xù)空間,在發(fā)展到四度的序列展開的動態(tài)空間,最后達到戲劇性的空間。建筑師的人生觀、自然觀決定了他對材料天然特性的尊重,不但注意觀察自然界浩瀚生物世界的各種奇異生態(tài),而且對材料的內在性能,包括形態(tài),文理,色澤,力學和化學性能等等仔細研究,“每一種材料有自己的語言……每一種材料有自己的故事,”“對于創(chuàng)造性的藝術家來說,每一種材料有它自己的信息,,有它自己的歌。” 對此/我們的建筑人生又是變得何等的精彩
如果就簡單認為建筑和材料在歷史環(huán)境中的不同,又怎么能真正認識到建筑的進步的軌跡出自何處呢,人生應該是遵循一定的循環(huán)規(guī)律,否則社會的規(guī)律最終會擊垮你,我們的建筑人生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不一致的話,只可能會在我們的人生中空留遺憾,建筑大師的成就和社會對建筑的需求的相輔相成的,要規(guī)劃好自己的建筑師人生還需要我們自己先規(guī)劃我們社會對建筑的需求方向,方能確定一個正確的發(fā)展方向。
建筑的學習是博大精深,
沒有方向的建筑學習只會使我們迷失在其中,最后碌碌無為了卻著一生。
在建筑設計的工作中,
選擇和權衡總是糾纏在一起,沒有好的設計理念就不會出現(xiàn)好的作品,有了好的構思又為沒有好技術積累而苦惱,所以在設計過程中不斷調整自己的構思,選擇和權衡最終左右了全部的設計過程.
如何選擇建筑設計本身就是一道沒有明確答案的問題,它注重的是你最終想通過建筑設計得到一個什么樣的建筑,思維決定行動的執(zhí)行力,一個建筑設計參雜的又怎么可能是你一個人的思維呢?不正視問題的全局性,復雜性,最終的是,建筑設計可能是模仿占上風,簡單的拿到設計任務,快速做出一個建筑設計來比說服不同意見的人要來得快得多。不懂建筑設計時間可以原諒,但懂了以后不去說明,只會降低自己的專業(yè)素質。
現(xiàn)在很多人作為建筑師很容易啊,有足夠的模仿能力就可以成為建筑師,有一定的能力就可以考一個一級注冊建筑師,這就是建筑設計啊,淺顯的認識建筑設計,導致就是一種建筑社會傾向,怎么可能提升建筑設計的進步呢!就像我們很大建筑設計大師呼吁全社會都來提高建筑理論素養(yǎng),為造出好的建筑而呼喊。
建筑是人類存在的一種方式,是一種重要的物質與精神現(xiàn)象。作為石頭的史書,建筑成為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人們社會生活的真實寫照。借助建筑評價系統(tǒng),探求建筑的本質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是每個時代的執(zhí)著追求。一方面,從建筑師角度而言,建筑評價為其建筑創(chuàng)作提供了參照尺度,兩者的良性互動關系對建筑師實現(xiàn)人生價值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另一方面,從社會角度而言,建筑評價不僅表明人們對建筑的判斷與認識,而且蘊含著人們對社會價值取向和理想的認同感,正是從此意義上講,建筑評價是人類認識自身的重要手段。
建筑是人類用物質去構成、并以精神去鑄造的不斷變換著的生活容器。建筑的基本目的是為人類提供所需的生產與生活空間,即其具有功能屬性;建筑必須以科學技術為基礎,故其具有技術屬性;建筑還必須反映一定的文化內涵,所以建筑還具有藝術屬性。建筑本身是一個復雜的大系統(tǒng),其形成與發(fā)展是其三個子系統(tǒng)——功能系統(tǒng)、技術系統(tǒng)和藝術系統(tǒng)整合的結果。與此同時,建筑作為一個整體系統(tǒng)還與人類社會系統(tǒng)發(fā)生著相互的作用與影響。正如丘吉爾所言:“起初是人塑造了建筑,后來是建筑塑造人。”這種互動的“塑造”過程循環(huán)往復才使建筑和人類社會在歷史的長河中得以共生。另一方面,社會巨系統(tǒng)也是由三個相互關聯(lián)、相互影響的子系統(tǒng)組成的,即經濟結構、政治結構和社會意識形態(tài)結構。社會的演變與其子系統(tǒng)之間的相互作用息息相關。上述關系的復雜性在我們這個“贊成含義豐富勝于簡明”(文丘里)的時代中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為了理清頭緒我們必須從簡單問題入手——首先研究建筑三重屬性構成及社會系統(tǒng)對建筑系統(tǒng)的作用。
對于建筑三重屬性構成的認識,不同學者的意見不盡相同,有人用文氏圖來進行“高密度聚居都市化時代”的內涵拓展,也有人將其歸納為理性與感性在不同“表現(xiàn)層級”上的差異,前者因其缺少立體維度的考慮只能進行定性分析,后者也因其缺少時間維度考慮而較適于靜態(tài)分析。筆者認為,從根本上全面認識建筑必須依照其三重屬性建立三維空間評價系統(tǒng)。更為重要的是,這種系統(tǒng)的建立使半定量化的比較靜態(tài)分析架構得以產生,從而為進一步研究建筑發(fā)展跡線埋下了伏筆。當然,建筑三維屬性之間并非涇渭分明,有時其界限甚至是很模糊的,例如中國古建筑中雀替的演化和發(fā)展便包含了從技術到藝術逐步升華的過程。本文僅僅從“單純化”入手研究問題的角度出發(fā),由部分到整體進行分析,就如同認識實數(shù)必須從認識整數(shù)入手一樣,在整個評價系統(tǒng)中逐步進行半定量化的比較靜態(tài)分析。
(1)建筑坐標 在此空間中,代表建筑的點的坐標由建筑的三維屬性分量唯一確定,并且與其屬性矢量一一對應。矢量的絕對值和方位角分別表明建筑屬性滿足人們需要的程度和三維屬性的權重。
(2)功能維 建筑因生活功能之需要而產生——“結木為巢,以避群害”。生活是建筑的基點,無論是上古的“茅次土階”,還是如今大量建造的住宅、醫(yī)院、學校,無一不是將“功能” 放在首要位置,這一類建筑的特點便是其屬性坐標在建筑三維屬性空間中靠近功能維。
(3)技術維 毫無疑問,物質性對于建筑而言是第一位的,科學技術是人們改造自然的手段,建筑的發(fā)展必然有賴于技術的進步和革命,在建筑的三維屬性空間中,靠近技術維的建筑往往被打上“人為力量”的烙印(實際上大多為構筑物),比如說橋梁。
(4)藝術維 建筑的物質性畢竟是有限的,一個建筑的風格或雄偉或肅殺,或輕巧或神秘,其凝固的樂章中總能激起人們心中的某種共鳴:或崇敬或壓抑,或愉悅或好奇。建筑三維屬性空間中靠近藝術維的建筑通常呈現(xiàn)出強烈的雕塑感,這一點上尤其以歐洲古建筑為甚,建筑的外形、輪廓、虛實、比例、尺度,無一不體現(xiàn)出建筑師嚴謹?shù)膸缀螛媹D理念和精湛的細部刻畫手法,雄獅凱旋門便是一個絕佳的例子。即使到了近代,也不乏具有鮮明雕塑性格的建筑——悉尼歌劇院,與其說它是一幢建筑,倒不如說它是一尊巨型雕塑,即使其功能與技術差強人意,人們往往還是為其別具一格的藝術形象所感染。
令人賞心悅目的建筑,其三維屬性總能保持一個和諧的比例,而不是偏頗于某一維。過分地強調“技術”或者“功能”取向而把人像零件一樣塞進“居住的機器”之中,此建筑遲早會遭受冷落;而刻意追求“藝術”取向,又容易動輒陷入哲學乃至美學的黑洞之中無力自拔。歷史上近乎完美的建筑無一不是既滿足其時代的功能需求,又能反映相應的技術及藝術水平,真正體現(xiàn)了三維屬性的高度辯證統(tǒng)一。賴特說:“建筑是用結構表達思想的科學性的藝術。”正是以此理念為指導才誕生了其不朽的“有機”經典——流水別墅。虛實相生的內部功能空間,錯落有致的混凝土托盤,展翅欲翔的生動造型——無一不體現(xiàn)了賴特對建筑材料的充分把握和對老子“虛空”理念的獨到見解。
建筑的歷史繼承性和社會發(fā)展的復雜性相互作用的結果是:建筑既保持原來的總體趨向性,又趨于多元化發(fā)展。為了更加有效地把握建筑評價的尺度,協(xié)調好建筑藝術、技術、功能屬性在建筑創(chuàng)作中的相互作用,從而設計出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的建筑,我們一方面要系統(tǒng)地研究哲學、美學,追求新的設計理念,另一方面還要探求科學技術發(fā)展為建筑設計所提供的條件,把握隨社會發(fā)展而發(fā)展的人類生活功能需求,使建筑系統(tǒng)處于一種良性循環(huán)的自生長狀態(tài)中,從而迎接一個異彩紛呈的建筑時代的到來。
多年所受的良好教育使我能夠適應這個飛速發(fā)展的社會,衷心希望畢業(yè)后能為貴公司效力。我期望您能給我一個施展才華的空間,我會以飽滿的熱情、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面對挑戰(zhàn),用我所學所知為貴單位的發(fā)展效盡綿帛之力,為貴單位的事業(yè)再添亮點。
問題回答如下:
1.對公司理念“先做人、后做事、再做建筑”是如何理解的?并舉例說明,你以往的行為是什么樣的?舉一個例子:您是一位事業(yè)上身經百戰(zhàn)最終建立起來了一個集團企業(yè)的企業(yè)家,現(xiàn)在找一位設計師給您的企業(yè)設計辦公樓,結果這位設計師跟您說:這個設計必須完全按照我的意圖來設計,因為您和您的董事會成員不懂設計 —— 到底是誰要蓋樓???!難道您會放心把幾千萬甚至幾個億造價的辦公樓或者小區(qū)交給一位剛愎自用的設計師嗎?! 所以我的理解就是字面的意思?,F(xiàn)在我正努力“先做人、后做事、再做建筑”。
2.建筑師成才時間是比較長的,一般35歲左右才能成才,35歲之前你是如何規(guī)劃的。在建筑行業(yè),一個建筑師的成長除了要具備優(yōu)秀的素質,更重要的是要得到接觸不同項目的機會,只有這樣,才能從中積累起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所以35歲之前的我的規(guī)劃是積累經驗,創(chuàng)造環(huán)境,等待機緣,相信命運。
3.其中,這五年的定位是什么?你未來五年的職業(yè)生涯計劃是什么?如何實現(xiàn)?大多數(shù)人在不了解情況的時候都以為自己將來必然是以做方案設計為主。實際情況卻正好相反:畢業(yè)5年后大多數(shù)建筑學專業(yè)的人在畫施工圖,只有少數(shù)人還在做方案設計;畢業(yè)10年后則只有極少數(shù)人還在堅持做方案設計。以方案設計專業(yè)而言,淘汰率一般高達90%!我希望我是10%里的。不過還得加上一點點機緣/
ZGX
上一篇:06 入職申請報告-(LYP)-20080709
下一篇:08 入職申請報告-(XZG)-20080730一份耕耘,一份收獲